1937年12月24日,韩复榘数万大军弃险南逃,日军分两路渡过黄河,占领济南。27日,省委在篦子店召开紧急会议,黎玉、洪涛、金明、刘居英、林浩、马馥塘、程照轩、孙陶林、武中奇、武思平等10人参加会议(当时被称作“十人会议”)。会议根据急剧变化的形势,研究确定了起义的具体部署,决定在泰城沦陷时正式举行起义。

会后不久,黎玉又在附近的夏村召开了发动武装起义活动积极分子工作会议,会议宣布了省委关于起义的决定,并决定会后立即通知新泰、莱芜等地党组织,传达省委关于在日军占领县城时举行起义的指示。

(四)起义经过

1937年12月30日,日军逼近泰安。省委机关和平津流亡学生以及当地党员、自卫团员分两批撤离篦子店村。洪涛、林浩率领的一部分人员携仅有的三支枪,首先赶往徂徕山西麓的四禅寺,准备迎接各路起义人员。在等待的过程中,林浩、武中奇等成功地争取了韩复榘部溃散的李怀英、韩德等全副武装的五个大兵,为这支武器奇缺的队伍生色不少。上山前,在篦子店村做好来带有镰刀、斧头的红旗,旗上绣有武中奇书写的“游击”二字,他还刻了印章。

另一部分由黎玉、景晓村带领去山阳村,与程照轩、赵杰、封振武、冯平、李镇卿等在山阳、封家庄、楼德一带发动的人员汇合。与此同时,泰安县委也立即通知全县各地参加起义人员,迅速赶到徂徕山集合。1月1日,160余名抗日志士聚集在徂徕山四禅寺,举行起义誓师大会。大会由“民先”省队部负责人孙陶林主持。省委书记黎玉宣布“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四支队”正式成立,洪涛任四支队司令员,黎玉兼政治委员,赵杰任副司令员,林浩兼政治部主任。黎玉在讲话中还阐述了在山东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的意义,强调了起义部队要严格执行红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参加起义的人员被编为两个中队。省委机关、平津、济南流亡学生和泰安县委、泰安县人民抗敌自卫团等共90余人编为第一中队,李怀英任中队长,鲁宝琪任指导员。赵杰等在山阳、封家庄一带发动的五十余人编为第二中队,封振武任中队长,程照轩任指导员。参加起义的十位妇女组成宣传队。

 

(五)徂徕山起义队伍的构成

参加徂徕山起义的各路英雄,到底有那些人和组织呢?总起来看,大致有十种力量构成。

红军干部。抗日战争爆发后,根据党中央的指示精神,赵杰、洪 涛、廖容标、韩明柱等8位红军干部先后来到山东,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这也是参加徂徕山起义的重要军事力量,他们既是指挥员,也是战斗员。

省委机关干部和民先队员。抗战开始后,根据中央和北方局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的精神,山东省委为从战争中摸索经验,创出一条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的路子,以指导其他各地的武装起义和游击战争,派省委机关干部黎玉、林 浩、景晓村、武中奇、武思平等人来泰安;同时,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部全国总队部负责人孙陶林到达济南后,组建的“民先”山东省队也随省委转移到泰安。

北方局派来的干部。刘居英任中共北方局东北特委组织委员。1937年9月,根据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北方局书记彭真的指示,与另外三名干部被派往山东工作。

被国民党逮捕获释的共产党员。在国共合作形成的新形势下,山东省委与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兼第三路军总指挥韩复榘建立了统战关系,山东各地的中共党员从地下和牢狱中走出来,李 林、张北华、远静沧、程照轩、夏天庚、侯德才、崔子明、王仲范、武冠英、周次温、李鹤年、董 琰、李枚青、卢冠洲、刘德轩、吴道源等出狱返乡后,回到泰安,这些经受过铁窗考验、血的洗礼的优秀党员成为徂徕山起义的中坚力量。

平津流亡学生。日寇占领北平后,党组织就号召大批党员、民先队员、爱国学生南下开展抗日斗争。当时,孟英同一些流亡学生辗转烟台抵济南,专门负责迎送天津流亡学生工作。后来到泰安,用小车推着医疗用品送到篦子店,积极筹备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

泰安县委成员。省委迁至泰安后,建立了泰安县委,成立了“抗敌后援会”和“泰安县人民抗敌自卫团”,随后,夏辅仁率众委员一起参加了徂徕山起义。